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南昌市第一医院召开“粪便DNA检测技术在早期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和推广”项目启动会

发布时间:2020-08-18 浏览量: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8月13日下午,南昌市第一医院申报的南昌市双百计划项目——“粪便DNA检测技术在早期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和推广”召开启动会启动会上,大肠癌无创筛查技术的原发明人、该项目负责人邹鸿志教授作了“大肠癌筛查的现状与思考”学术报告,项目组成员南昌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主任方念博士作了“结直肠癌筛查现状及诊治进展”演讲医院50余名医务人员、科研骨干及研究生参加了启动会。

项目负责人邹鸿志教授为我国“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是大肠癌无创筛查技术的原发明人。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从事胃肠肿瘤基础研究10余年,拥有58项中国、11项美国、70项国际延伸专利。

邹鸿志教授指出: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癌症,有发病率上升快,发病年龄年轻化的特点。据了解,我国每年新发肠癌病例达52万余例,死亡病例达24万余例,每1分钟就有1人确诊为结直肠癌,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于结直肠癌。但是,通过早期筛查,大肠癌可防可控。

研究表明,约93%的结直肠癌来源于肠道腺瘤。目前,肠癌、腺瘤诊断的主要方法是粪便潜血试验和肠镜检查,但因粪便潜血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肠镜检查需在检查前口服肠道清洁药物且具有侵入性,有出血、穿孔风险,普通肠镜检查部分患者因恐惧检查时痛苦、预约时间长,造成即使有肠道症状也不愿做肠镜检查,从而延误了早期诊断与治疗。而粪便DNA检测是一种新兴的肠癌检测技术,具有完全无创、敏感性高等优点。

我院消化科主任方念博士指出:在结直肠肿瘤早期阶段发现并及早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通过内镜切除癌前病变(腺瘤)是结直肠癌预防的主要手段。40岁以上人群建议做一次肠镜检查。

    项目主要成员、我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熊锋宝表示,项目启动后,将免费为符合入选标准的人群进行粪便DNA检测、粪便潜血检查(FOBT)、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对于这三项检测异常者将督导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并以肠镜检查及其病理为金标准,探究粪便DNA早期肠癌筛查技术在高危人群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通过研究提高我市早期结直肠癌的防治水平。


微信图片_20200818082729_副本(院).jpg




关注我们

扫码查看服务号
(预约挂号、在线缴费、查阅报告)

扫码查看订阅号
(医院动态、靠谱科普)

联系我们

东湖院区:

南昌市东湖区象山北路128号

0791-88862216

青山湖院区:

南昌市青山南路739号

0791-88676739 

红谷滩健康管理中心: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绿茵路800号

0791-83872070   

88862328

九龙湖院区:

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街办鹰潭街777号(鹰潭街地铁站2号口旁)

18720053781

备案信息

Copyrights © 2015 南昌市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09010013号-1
(洪卫网审 [2015] 第 16 号)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257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