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张先生(化名)为福建龙岩人,曾在我院鼻咽癌防治中心接受复发坏死鼻咽癌相关治疗。数日前,在家里突发鼻腔大出血,出血不止。因当地医院不能处理,要求其转上级医院治疗,张先生立刻联系了我院医生说明情况,表示要前来就诊。在当地医院简单处理后,下午五点多,张先生家人带着张先生从家乡出发,驱车五百多公里紧急来我院求诊。
了解到该情况后,我院副院长、鼻咽癌防治中心主任陈明远教授当即启动应急程序,鼻咽癌防治中心全科医生在岗待命,并联系血管外科熊小蔚医生、影像科、急诊科值班人员做好抢救准备。约凌晨12:40,张先生到达医院急诊科,陈明远教授早已在急诊科等候,指导医生进行初步处理,并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
凌晨01:40时,患者突然出现鼻腔及口腔大量鲜血涌出,量多不止,陈明远教授根据患者病史、出血速度和程度等情况迅速判断出为右侧鼻咽大出血,立即对其采取紧急抢救措施,持续按压右侧颈总动脉止血;为防止血液灌入气道导致患者窒息,在不断吸除患者口腔及鼻腔鲜血同时,抢救团队快速进行了紧急气管切开,保证了气道通畅;急诊团队也迅速开放患者上下肢静脉通路,给予患者扩容等抗休克治疗。随着口鼻出血止住、气管切开气道开放,患者呛咳、憋气等不适症状改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为彻底止血,陈明远教授综合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考虑进一步行血管介入造影,明确出血点并栓塞止血。医护人员一路陪同患者转运至DSA室,通过血管介入造影发现,此次鼻咽大出血的罪魁祸首是右侧颈段颈内动脉破裂。在进行充分的评估之后,对右侧颈内动脉进行了栓塞止血处理。
抢救之后复查患者血象提示血红蛋白从正常降至70g/L,意味着患者出血接近其身体总血量的一半,幸赖于抢救及时,患者成功获救,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鼻咽坏死的危害
鼻咽坏死是鼻咽癌放疗后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常常伴有剧烈的头疼、鼻臭,进而发展为恶液质危及患者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许多患者在坏死进展后还会出现鼻出血,尤其是鼻咽大出血,可以在几分钟内失血量达1000ml以上,汹涌喷出的鲜血灌入气管,很快让人窒息;同时,大量血液快速丢失导致失血性休克,进一步对身体造成重击。双重打击之下,患者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这也使得鼻咽大出血成为鼻咽坏死患者最常见的死因。
鼻咽癌防治系列研究
早在2009年陈明远教授团队即在国际头颈部肿瘤学会联合会会刊Head & Neck上发表了内镜局部清创结合消炎治疗处理鼻咽坏死的临床报道,当时即发现坏死范围扩大侵犯到颈内动脉是鼻咽坏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为此,围绕如何前期处理好鼻咽坏死避免坏死扩大以及如何有效预防颈内动脉破裂大出血的关键难题,陈明远教授团队结合临床实际,开展了系列鼻咽坏死防治研究。
在内镜清创基础上,陈明远教授开创性的采用带血管蒂鼻腔粘膜瓣一期修复鼻咽坏死创面,创面愈合率可达77.8%,有效促进了伤口的愈合,研究发表于国际知名肿瘤学杂志Cancer Communications (中科院医学一区,影响因子10.392);对于坏死侵犯颈内动脉的患者,则推荐进行预防性的颈内动脉栓塞,以避免突发的颈内动脉破裂大出血风险,通过这一系列创新,陈明远教授团队成功将鼻咽坏死2年的总生存率由原先保守治疗的38%提升到80%,显著改善了鼻咽坏死患者的生存预后和生存质量。
然而,还是有些患者由于坏死病灶进展太快等情况,会出现鼻咽大出血而危及生命。针对这一部分患者,临床上以往多采用前后鼻孔填塞和内科药物止血等治疗,但由于鼻咽位置深入,大出血情况下填塞费时且操作难度大,而药物治疗对大动脉出血的止血效果有效,所以既往数据提示鼻咽大出血的止血成功率仅为6.6%。
为尽可能的挽救这一部分患者的生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陈明远教授团队摸索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鼻咽大出血的抢救方案(CTPI急救法),在快速压迫颈总动脉止血同时,紧急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生命体征,进而介入外科彻底止血,最终保住生命。前期结果显示,及时采用CTPI急救法进行鼻咽大出血的抢救,止血成功率可达到67%,有效提高了鼻咽大出血患者生存预后。
扫码查看服务号
(预约挂号、在线缴费、查阅报告)
扫码查看订阅号
(医院动态、靠谱科普)
东湖院区:
南昌市东湖区象山北路128号
0791-88862216
青山湖院区:
南昌市青山南路739号
0791-88676739
红谷滩健康管理中心: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绿茵路800号
0791-83872070
88862328
九龙湖院区:
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街办鹰潭街777号(鹰潭街地铁站2号口旁)
18720053781
Copyrights © 2015 南昌市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09010013号-1
(洪卫网审 [2015] 第 16 号)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257号